【艺术疗愈师课程】
——疗愈自己,疗愈世界……

艺术本身的力量,
可以让内心的杂乱情绪,
变得富有节奏和秩序。
——美国音乐家Stephen Sondheim
在被信息裹挟和多重情绪共生的当下,
艺术作为一种通道和路径,常常以丰富细腻的个体感知为线索,
启动人们与生活场域的连接、互感与对话,
并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注解,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启示与滋养。
那么,当艺术融入到心理治疗中时,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?

什么是艺术治疗?
艺术治疗适合于哪些人群?
如何系统学习艺术治疗?
01
什么是艺术治疗?
过去,艺术治疗通常被默认为以绘画为主的治疗方式,起源于美国,
创始人Margaret Naumburg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,更是教育家和艺术家,
她说:“人们自由的艺术表达是一种符号意义上的语言,
为心理治疗提供了更多可供分析的信息。”
正如她所说,不是每个人都能详细、深入地表达困扰自己的问题。
艺术治疗便能提供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机会,
弥补了以语言沟通为核心的心理治疗的不足。
治疗师协助整个艺术治疗的过程,
以此:
加强人们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反观能力,
改善并理解人际关系;
帮助人们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应对面临的压力、
生理和心理创伤或社会挑战;
引导人们在一个有支持和安全的环境中,
通过使用多种艺术材料来实现自我成长与改变;
发掘人们的非语言交流和创意能力。
02
艺术治疗的疗愈作用原理
目前针对艺术疗愈性的「作用原理」主要有两种观点:
01
创造的过程具有修复能力
创造,会带来满足感,情感释放和改变人们的负面想法。
比如,使用陶土、色粉、颜料本身就有舒缓作用。
创造的过程会提高大脑的血清素等级,
这种物质可以抗击抑郁,触发“放松反应”,
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,进而舒缓压力。
02
艺术作品具有象征意义
相比于创作过程,咨询师更加关注作品本身,
因为作品是有情绪的表现,比如:喜悦、矛盾、冲突。
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探索完成的作品,
在沟通中探索情绪的变化或者心理状况。
对于来访者而言:在咨询师的指引下,
来访者利用艺术媒介进行自我创意性的艺术表达,
进而探索自我内心情感世界, 从而缓解内心冲突,
促进自我觉知,学会自我减压。
对于咨询师而言:经由艺术治疗,
咨询师不但可以帮助来访者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、
情感和需求,看清困扰自己的创伤和问题,
而且还能发现症结的根源,找到治愈和修通的方式。
03
艺术治疗适合于哪些人群?
是不是一定有“病”,才可以做艺术治疗呢?
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
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空间
去宣泄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阻碍和坎坷带来的心理困惑。
在国内,大家会把“治疗”标签化和局限化,
听到“治疗”就感觉是去医院看病,去“治病”。
其实“艺术治疗”只是一个专有名词,
先人在长期理论和实践研究中,慢慢细化出艺术的疗愈性,
着重研究了这种疗愈性,从而慢慢发展成一个体系。
因此,艺术的疗愈性适用于每个人,
也可以帮助解决到一些具体的心理病症,
具体包括:
儿童(3-14岁):
注意力不集中,学习或生活环境变化导致的适应问题、
情绪问题、社交障碍、学习障碍、饮食障碍、恐惧感、
父母离异、单亲家庭、行为过激或其他行为问题、
多动症、自闭症、心理创伤等;
青少年(15-19岁):
抑郁、自残、逆反心态、学习升学压力、
上瘾行为、反社会行为、适应性问题、社交障碍等;
成年人(20-65岁):
药物滥用、成瘾症、工作压力产生的情绪问题、
焦虑、心理健康问题、恐惧感、童年创伤、丧失等;
老年人(66岁以上):
疾病增加带来的不安、焦虑紧张、孤独感、缺少快乐、
沟通障碍、人际紧张、再婚问题、无能力感、死亡焦虑等;
伴侣关系问题:
矛盾冲突、不理解、不沟通、外遇、性爱问题、
寂寞、悲伤、信任问题、经济问题等;
家庭关系问题:
经济问题、沟通困难、矛盾冲突、
信任危机、亲子关系、婆媳关系等;
04
如何专业系统学习艺术治疗?
应学员们的期待,圣慈学院l疗愈学院,
以欧美艺术治疗教育体系的核心课程框架为基础,
融入创造性艺术领域多年的国内实践经验,
从课程架构、课程内容、学习配套进行全面升级,
开发了《艺术疗愈师课程》。
这门课程是在基础上全新的系统升级,
从艺术治疗的伦理到理论再到媒材的认识和如何实物应用,
学习体验拥有一个质的提升。
核心主题,结构框架更完整
0基础也能学!
有些人觉得自己没有艺术细胞、或者没有绘画天赋,
对带有“艺术”两个字的活动都很抗拒,或者敬而远之,
但其实人是具有潜力的。
首先,一定一定不要「自我否定」。
0基础在艺术疗愈的范畴里并不是缺点,
甚至比接受过专业艺术训练的人,
更能接受各种艺术疗愈的创作形式,
因为他们没有绘画或者创作技巧上的拘束。
通过必修模块在这里你能学到👇
✅艺术治疗的「历史发展」和「系统理论」,建立更全面的认知体系
✅艺术治疗的「实用技术」和「应用原理」,既能疗愈自身也能助人
✅艺术治疗师的「伦理准则」和「发展规划」,树立艺术治疗价值观
我们的生活遵循一些简单的真理
——我们都渴望创造事物,自由发挥,
被周围的世界所看到,并与之产生联系。
我们的世界观和理论框架受到人本主义心理学、
多元文化主义、女权主义以及视觉、沉思和创造性艺术的启发。
我们相信,通过激发自己独特的创造潜能和个人力量,
每个人可以利用自己的天赋智慧,
在家庭、工作中与自己建立和谐、持久和令人满意的关系。

【关于疗愈师】
疗愈师是社会发展趋势下衍生出来的新兴行业,
他们不仅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,也关注心灵和能量状态,
他们不仅疗愈他人的身心,也修练自己的身心。
即注重自我修炼、又救人性命,渡人慧命,
把度化育人,服务大众的使命,完全融入到工作生活中去,
唤醒自我疗愈能力,传播健康,活出健康,
带给人们健康幸福美好生活,这是多么美好的事业。
什么是疗愈?
疗愈,并非治疗,
而是一种真实面对自己,
看到过往的生活经验带给我们的情绪和局限性的习惯,
进而回归到一种自然的幸福的生命状态。
这种转换的过程,便是疗愈。
疗愈可以是释放情绪的过程;
疗愈可以是透过抚触获得关爱的过程;
疗愈还可以是弥合创伤的过程
……
疗愈,不是知识的传递,
而是无形精神能量的互通,
所以头脑不要那么紧绷,放轻松,慢慢的,
你的感觉就会莫名其妙的好起来,
一个救人先救心,渡人先渡己的职业,
一个敬畏天地遵循自然,
有精神有文化有能量的职业。
疗愈师,
就是把自己修炼好,
并用最好的状态,
最高的能量,
最终极的智慧,
从灵魂的深处,
去给予温暖陪伴他人
……
附部分课程目录:





